2019.09.29搭10:15的班機從松山飛往南竿
這一團~從20幾人精簡到8人
歷經3年改了6次的行程
再從跳7個島到只去南、北竿+大坵
臨出門還來個颱風
終於成行
大夥笑說是在等小小孩長大
還有表姊夫的懷舊之旅啦
騫騫的同事
秀芬經理貼心地準備了玩具和貼圖
果然是有經驗的阿嬤
就這樣我們展開了四天三夜馬祖知性+攝影之旅
感謝文獻及志尚夫妻還有表姊的照片提供ㄡ
系列文章多參考馬祖國家風景區文獻
第一站就近來復興村的八八坑道朝聖先
原為居民躲海盜的洞穴由軍方改建成戰備跑道
落成之日適逢先總統 蔣公88歲的誕辰而命名
坑道不長200公尺而已
長年溫度約15-20℃間
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~自成國宴酒後已所剩不多
冬暖夏涼+陣陣撲鼻的酒香
是日正當中的好趣處
主體由花崗岩構成
長年滴水岩溶生成的鐘乳石結晶
Q軟觸感不妨摸摸看
(難得的體驗)
次通道為高粱酒槽區
代班的導遊劉先生說
要這麼拍才有味
還說壁上有位酒神
不知大家看出來了嗎
記得在08:40-11:30 13:40 -17:00
之間開啟窖藏的祕辛
不然會像騫騫十年前一樣
吃閉門羹的
只聞酒香不過癮
馬祖酒廠就在斜對面
拚經濟前
免費試喝~宅配到府
(我們是第二天遇颱風雨才來報到的)
南竿的第一餐原選在復興村的蝦寮食堂
(依嬤的店也在機場附近)
因老闆返台而改在最熱鬧、可稱市中心的清水村儷儐餐廳
他的對面就是無菜單料理好食人家
餐點非常精緻
環境也很高雅
還有津沙村的津沙小館(水煮魚)、馬祖村的香林小館(鼎邊糊)
都各有特色
篇幅關係詳細的南竿美食介紹請點連結一併推薦給大家
整體而言
我們選的餐廳(儷儐實況)
都頗受好評也沒有採到地雷
還拍了應景照片
才走海線
放行李
沐光B&B和五五據點是騫騫精挑細選的民宿
都在津沙村
距離也只有五分鐘
而沐光二館及三館
走下去不一會兒就到
(第二天走上來吃早餐時拍的)
還巧遇鄉代陳主席
真是有緣
這裡是最接近大陸的第一大漁村
因沙灘細緻如金砂而得名(後寫作津沙)
歷經百年風華
雖然蕭瑟滄桑
被遺留下來的閩東建築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
(僅次北竿的芹壁、略勝東引的中路)
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
村內閒置空間再生與活化
舊屋重現生機~民宿、老酒館林立
村中泉水所釀出的好酒
還有紅糟入菜的各式料理
我們當晚拍完夕陽就來品嚐了ㄡ
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
也是不可錯過的景緻
停泊的船隻
迷彩觀光公車
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
並有「碉堡便利屋」的雅號
我們在西邊山石階上玩得開心
精彩的古厝群
讓津沙聚落成了南竿的魅力小鎮
當然也別忘到澳口走走
(早上10:15拍)
漲退潮的景致差很大
(下午02:10)
是玩沙、踏浪的好景點
仁愛村(鐵板)西邊海上有一座獨立的岩礁
曾被闢為軍事據點
由一班兵力日夜戍守故稱為鐵堡
騫騫來過幾次
這次特別有感
是攝影師們角度挑得好啦
由於地形險要
長期由防區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駐守
並將內部鑿空
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
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
堡內則設有地下石室、坑道、射口、廁所及廚房等
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
也曾是昔日防區唯一有軍階狼犬駐防之地
展現「鐵血剽悍、海上堡壘」的氣魄
很多朋友跟騫騫一樣把仁愛港當津沙港
一村一澳口
是真的還蠻像的
最明顯的差異在沙灘上有塊錐形的錨
看導遊曹小姐分享攝友照片就能分辨了
此行雖不是賞藍眼淚的時節
卻也別具風情
仁愛村的南竿遊客中心、北海坑道、印地安人頭岩及大漢據點
一次玩到位的概念
我們的重點在北海坑道
小小孩不用抱~自己跑~真好
不過玩回來就沒電了
攝影師忙著取景+小小孩難以控制
要拍張團體照還真不容易
坑道通風口
自得其樂的小小孩
導遊說拍照時把坑字遮掉就是北海道了
大家笑一下唄
我們的運氣超好
進坑道前在花圃發現了7-9月才盛開的馬祖特有種
紅花石蒜
(東引是紅藍石蒜)
真是意外得驚喜
話說民國57年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「北海計畫」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「地下碼頭」
其中北竿午沙的北海坑道完工後並未使用(大批兵工傷亡流傳鬼魅之說)
東引的北海坑道因順向坡~落石不斷亦長期封閉中
唯一開放參觀的南竿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
為一深入山腹~貫穿岩壁
呈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
步行一圈
左進右出約需30分鐘
依稀可見的漲退潮水位線落差不小
得配合潮汐才能進入
幽暗浮動的倒影超美
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
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
共出動2個師、3個步兵營、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
不分晝夜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
由於施工設備簡陋
除了用炸藥爆破外
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
走進深邃的坑道中
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
都讓我們讚嘆不已
說是鬼斧神工、蓋世之作一點也不為過
大漢據點與莒光島、33、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
戰略地位相當重要
民國64年由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
於民國65年3月29日竣工(我生日耶)
據點共有3層
我們站的最下層設有4座90高砲陣地、簡報室、中山室、庫房、儲藏室等空間
每一處槍口、砲口均面向海洋
充滿肅殺氣息
導遊說天氣好時可以清楚看見莒光的輪廓
還帶著我們走小萬里長城
步道出來便是遊客中心
約5:30我們準時出現在津沙小館
點完餐立馬直奔津沙村高點
拍夕陽
意境很美吧
晚餐後再趕7:30的北海坑道
搖櫓賞藍眼淚~非常鐵手與悶熱的活動
但是不去肯定後悔
去了也還是後悔
哈哈
我們一致認為第二天的藍眼淚生態館比較有趣
或許就是少了那麼點互動的關係
最後是導遊附贈的踩星砂活動
黑漆漆的
應該是在仁愛港
小小孩覺得玩沙和叔公的狗狗影子比較有趣
相關介紹:
